道滘位于东莞市西部,地处穗深经济走廊中部,广深高速公路贯穿南北,紧邻107国道和市五环路,设有广深高速公路大型互通立交出入口,是广州、深圳等地进入东莞最主要的门户之一。全镇面积63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全镇常住人口143107人。道滘,又名济川,是个美丽富饶的南国水乡,自古以来,以浓郁的文化色彩遐迩闻名,是莞邑大地上的文化重镇。道滘是著名的水乡,拥有巍焕楼、抗清义士万人大坟、“六一一”亭、粤晖园等多处名胜古迹。道滘既是全国著名的“游泳之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游泳人才;又是文化艺术氛围浓厚的“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编排的粤剧曲艺在全国、省、市比赛中屡获殊荣。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的道滘人民齐心协力,励精图治,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2004年,道滘镇国民生产总值15.85亿元,税收总额1.92亿元,其中教育费附加283万元,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1.49亿元,农村集体总资产1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62元,有6个村年收入超千万。经济社会的各项指标均得到较大的发展。近年来,道滘多次受到省市的表彰,先后获得“广东省卫生先进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先进单位”、“村民自治示范镇”、“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先进镇区”等多个荣誉称号。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道滘的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81年,我镇普及六年义务教育,1989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3年高标准通过了市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1995年普及高中教育。1999年被市评为实施“燎原计划”达标镇,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连续两年被市评为先进单位,镇科教办多年来被市评为教育工作二等奖,其中1999年和2004年均被评为先进单位。2005年道滘镇有完全中学1所、普通初中与职业高中合办1所、公办小学6所、民办学校2所、公办幼儿园5所、民办幼儿园4所,全镇中小学在校学生14517人,其中普高学生1020人、职高学生341人,初中学生3132人,公办小学生7153人、民办小学生2655人,民办中学生216人,在园幼儿1771人;全镇教职员工951人,此外,还有1所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读大学本、专科班学生80多人,教职工11人;目前,我镇有省一级学校1所,市一级学校(园)7所,市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中小学等级学校率达75%,进入优质学校读书人数占79.68%,我镇教育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已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协调发展的教育新局面。主要做法和成效我镇教育在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积极实施科教兴镇战略,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综合实力和水平。(一)实施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努力创建省教育强镇。1、领导重视,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镇历届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教育,确立“科教兴镇”的战略思想和大办教育,办大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把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镇有主要领导管教育,村有干部分管教育,把教育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每年春季开学初镇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具体研究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落实教育发展所需经费,把重视教育工作作为干部任期目标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还建立了镇、村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校(园)长岗位责任制,对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联合办学、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等级评估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并将其作为年终或任期届满检查考核的依据。我镇历届党委、政府一向重视“教育扶贫”,领导带头捐款,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捐资助学。近十年来,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捐资金额达1117.4万元。镇政府还设立高考奖学金,每年对考上大专以上院校学生给予奖励,2001至2004年共发放奖学金182.92万元。我镇广泛发动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营造尊师重教、争创教育强镇的社会氛围。2003年,镇隆重召开“创建省教育强镇动员大会”,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李柏林同志号召全镇人民为实现创建省教育强镇目标而努力奋斗。我们充分利用镇广电站、视窗网站、《道滘通讯》以及各村、学校的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向全体师生、家长和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创建教育强镇的重要意义,及时报道创建动态,令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创建合力。2、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建立目标责任制。为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我镇成立创建省教育强镇领导小组,由镇委副书记、镇长黄贵洪同志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黄启光同志和镇委委员、副镇长赖锡恩同志任副组长,党政办、财政、国土、宣传、教育、城建、文化等部门的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开展创建工作。办公室下设六个职能小组(校舍基建组、办学条件组、档案资料组、依法办学组、宣传组),并制定了《道滘镇创建教育强镇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实现省教育强镇这个目标,我们建立了一个得力的创建省教育强镇办公室,通过多方挑选,从相关学校抽调了一批工作能力强和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创建办,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具体协调、指导各办学单位和学校的创建工作,切实保障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3、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教育经费的落实是教育发展的保障,镇政府逐年加大教育的投入,依法做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2002—2004年全镇投入教育经费分别为4267万元、4693万元、10408万元,年增长率分别为34%、10%、122%,其中镇政府投入教育经费分别为2864万元、3367万元、4510万元,占镇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23.87%、25.48%、30.31%。2004年镇财政投入学校基建设备费826万元进行了扩建或改建,增添教学设备,逐步使教学手段现代化。近三年生均教育经费分别是2267元、2827元、3266元,实际支出公用经费生均分别是575元、747元、913元,正常公用经费生均分别是446元、549元、622元。近三年,我镇加快了联合办学的步伐,各村委会也优先把资金投放到教育,大力改善教育环境,村级办学单位共投入基建费、设备购置费5944万元,建设优美、现代化的校园,有力地改善了学校的育人环境。4、积极扎实地推进联合办学,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从2001年起,对我镇中小学进行布局大调整。一是调整中学结构,扩建济川中学,把道滘中学普高调整到济川中学,使济川中学成为一所完全中学。二是大力推进小规模小学联合办学。2001年,我镇村办小学原有14所,学生人数6208人,办学规模达不到12个班的学校有9所,占农村学校总数的64.3%。2002年,镇委、镇政府决定,对那些不足12个班、在校学生不足600人的小学逐步实施联合办学,加快建设教育强镇的步伐,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先后把九曲小学和大鱼沙小学合并为实验小学,把马嘶塘小学、晓东小学、闸口小学合并到中心小学,把厚德、永庆、南丫、大罗沙四所小学合并为四联小学,把大岭丫、昌平和蔡白三所小学合并为新城小学,使村办小学由原来的14所变为现在的5所。其中,四联小学占地面积90059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7218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分别达到60平方米和18平方米,是东莞市联办小学中占地面积较大的学校之一。通过布局结构调整,有效地整合了教育资源,实施了规模办学,使我镇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在建设新校舍的同时,我镇注重校园美化、绿化和环境保护建设,济川幼儿园被评为省“绿色幼儿园”,两所小学被评为市“绿色学校”,中心小学近三年均被评为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5、加强教育督导,创建等级学校。我镇积极贯彻实施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的策略。近几年来,我们积极取得上级教育督导部门的支持,完善了教育督导评估制度,促进教育向规范化、优质化的良性发展,加快校园建设,增添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创建更多的等级学校,提供更多的优质学位,从而促进我镇教育的发展。中心小学通过了省一级学校的评估验收,济川中学、四联小学、新城小学、实验小学、南城小学、中心幼儿园、济川幼儿园等7所学校(幼儿园)被评为市一级学校(幼儿园),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被评为市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面增强了我镇教育的综合实力。6、发展民办教育,创民办学校特色。我镇在“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民办教育方针指引下,积极推进办学体制的改革,制定了《道滘镇民办学校管理办法》,加强民办教育的管理与指导,经过努力,民办小学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办学逐步走向规范化。目前,我镇有民办学校2所,在校学生2871人;民办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756人。民办教育的发展,解决了外来工子女就读问题,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教育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格局。(二)“三教”协调发展,构建道滘大教育格局。1、高标准抓好幼儿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依法办学,发展幼儿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全镇3—6周岁入园率达99.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辍学率为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100%;初中辍学率为0.1%,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9.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4%,毕业率达98%,基础教育得到巩固和提高。2、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我镇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道滘中学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会计专业办出特色。职业班的统考科目及格率达市的中上水平,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职业班中的部分优秀生参加职业大学和成人高考的考试,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2004年,道中职高参加高考的52名考生全部被录取,有37人上省线。3、拓宽办学渠道,发展成人教育。我镇依托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劳动分局、妇联、党政办、财政分局、农科站和村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基地,与浙师大、华师大、华农等院校联合办学,举办各类型培训班,坚持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开展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干部、职工和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近三年培训67985人次,培训面达72.4%。我镇普教、职教、成教协调发展,形成道滘大教育网络,体现我镇教育的整体实力,为提高我镇人民的整体素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可靠保障。(三)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我镇中小学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全面培养,打好基础,因材施教,发展特长为目标,坚持面向全体,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减负”有关规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一是建立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道滘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一一亭”和古墓“抗清义士万人大坟”,我们每年清明节前后都组织青少年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凭吊活动,缅怀英烈,加深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思想情感;同时,每年响应市的号召,积极开展“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禁毒教育活动,观看禁毒教育影片,听公安同志的禁毒宣传教育报告,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各校均建立德育工作奖励制度、班级量化评比制度和团队年度评比制度等,使德育工作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各校通过升旗仪式、校会、班队活动、学科德育渗透教育、班级墙报和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使德育工作融汇到学生的系列活动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二是加强综合治理,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我镇十分重视学校周边环境建设。2000年,镇委、镇政府发出了《道滘镇关于禁止中小学生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的决定》,坚决禁止中小学生、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我们还定期组织公安、交警、工商、宣传、文化、城管、综治办等部门联合执法,对有碍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无牌小贩,电子游戏室、网吧、影吧、非法出版物等进行了整顿和治理,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文化环境,营造了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三是全员育人,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为加强社区教育,镇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全镇14个村(居)委会都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各校还成立“家长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13个。各校开展“赏识你的孩子”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全镇形成了“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的良好氛围。近三年,开展家长教育共31934人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形成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与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培训基地合作,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市中小学德育基地接受国防教育、环保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我镇还坚持为每所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配合学校做好法制教育工作,强化学生法律意识。多年来,全镇中小学生没有违法犯罪行为。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是全面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类学科新课程标准学习培训工作。近几年来,我镇分别组织校长、教导主任和各学科教师共1600多人次参加市、镇、学校三级培训,从而理解和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求和具体做法。二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以现代教育为突破口,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我镇组织男50岁,女45岁以下的560名教师进行电脑培训并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各校共投入4000多万元,配备电脑室15个,购置电脑854台,规模大的校园开通校园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开设计算机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目前全镇各中小学均有电脑室,90%的学校有多媒体电教室和教学小平台,有6所学校开通校园网。三是优化课堂教学,建立学生素质评估体系。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镇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验,积极探索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和个性潜能开发的途径。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实现课堂教学“五个优化”,把教法与学法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采取“”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镇认真实施学生素质的评估体系。首先改革考试方法,减少日常教学中频繁考试的压力,将机械死板的考试内容,改为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综合测试,语文、英语学科增设口语测试,数学科增设口述和操作测试,取消小学升初中统考;其次,建立素质评估体系,取消过去的《学生成绩报告表》,制定和实施《道滘镇中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全面实施等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各项素质进行量化、等级化的评估。四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的特长。我镇注重挖掘各类教育资源,结合学校的实际,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利用学校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开设音乐、美术、科技、体育、写作等近三十种学科兴趣小组,学生参与面达95%以上,还定期举办艺术节、体育节、学科知识竞赛等,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共获得国家级奖项7项,市级74项。五是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进一步提高科研促教水平。我们积极推进教育科研制度创新,进一步提高科研促教的水平。我们健全和完善教育科研的管理体制,加快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努力,全镇已基本形成了校校参与、人人参与教育科研的新局面。近几年来,我镇课题立项21个,获市级奖12个,撰写优秀论文186篇,其中国家级10篇,省级25篇,市级151篇。我镇现已编写出版了第三册《教育论文选》。3、科研促教,素质教育出成果。一是学生思想品德好,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初步形成。2003-2004学年我镇中学生思想品德优良率达89.5%,小学达96.7%;后进生转化率中学达86.8%,小学达87.4%。二是学生文化水平较高。2003—2004学年全镇小学毕业自查合格率语文97.54%、数学97.28%、英语97.54%,均超过市平均水平;中考成绩逐年提高,优秀率和合格率居全市镇级中学前列,初中毕业考试全科合格率为97.32%,高中毕业考试全科合格率为100%。三是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全镇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中学为97.12%,小学为99.92%,道滘中学、济川中学、中心小学等被评为市“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优秀等级。2001—2004我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体育竞赛取得较好成绩,特别是是游泳项目,共获得奖牌560枚(国际级奖牌11枚,国家级奖牌53枚,省级奖牌85枚),其中金牌257枚。道滘体校连续三年获市小学生短池游泳系列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市游泳后备人才输送奖,近两年为国家、省、市输送了28名优秀游泳运动员,镇人民政府连续三年被评为东莞市体育工作先进镇区,2002年获“十一届省运会突出贡献奖”,2004获广东省“第五届体育节”活动先进单位。四是文艺活跃,成绩显著。近年来,在全国、省、市举办的体育、计算机操作、科技制作、书法、文艺等各种竞赛中,共有98人次获奖。其中国家级37人次,省级1人次,市级60人次。2004年5月,市第五届少儿艺术花会暨小学、幼儿园学生文艺汇演,我镇3个节目参赛,分别获金奖、银奖和铜奖。2003年,中心小学刘嘉欣同学的粤曲表演唱《小岳云从军》在第七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评选中获得银奖。镇中心小学的舞蹈《小猪选美》获省少儿艺术花会金奖,曾代表广东省晋京参加演出。(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一支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保障。我镇历来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把它作为创建教育强镇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一是我们积极采取竞争上岗的形式,进行民主推荐,演讲答辩,组织考察,在广泛听取民意基础上选拔校长。同时大胆提拔德才兼备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学校的领导岗位上来,从而使学校领导班子结构更为合理,素质更高。二是组织校长参加省市级校长培训班,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实行“持证上岗”。目前,我镇启动了“名校长、名教师培训”工程,现有省级培养对象1人,市级培养对象13人,中心小学卢沃灵校长被评为市优秀校长。三是建立校长岗位责任制和校长考核制度。校长任职期满,我们在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环境和组织协调四个方面,通过个人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方法对校长进行考核。通过考核,进一步提高校长的管理能力,树立校长的良好形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一是我们积极开展以“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为主题的职业道德建设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针对当前师德建设的存在问题,向全镇中小学教职工明确师德规范的要求,落实教师岗位责任制。提倡教师服务社会,爱护学生,全面关心学生的进步,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做到敬业爱岗,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奉献精神;每年教师节期间召开表彰会和青年教师交流会,表彰先进教师,推广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使全镇教师受到鼓励和鞭策,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二是重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大中专院校学习和业务进修。近两年,全镇参加大专、本科培训的教师有276人,有300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和普通话的测试。目前,我镇教师学历达标率不断提高,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达100%,初中专任教师合格率达91%,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达96%。三是我们认真抓好“名师工程”建设。近年来,我镇派出骨干教师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班和市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名师班学习,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骨干教师。近三年来,有12人被评为市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1人被评为市普教系统“三现代”教育先进个人、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教师。叶兆源老师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叶少芳老师被评为市劳动模范,叶小燕、叶秋远和梁财跃三位老师被评为南粤教坛新秀。3、关心教师生活,为教师办实事。镇委、镇政府和各级办学单位,历来重视关心教职工的生活,想方设法提高教师待遇,教师收入逐年提高。近三年,我镇中小学教师的年均收入分别是:2002年34320元,2003年43007元,2004年46343元。我镇合理安排教师住房,使全镇教师安教乐教。广大教师都参加社会医疗保险,教师的医疗有了保障。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通过创建省教育强镇,我镇教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大力推进联合办学,使我镇教育大踏步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全镇教育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我镇教育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联合办学效益、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配置和教师综合素质都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我镇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重点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1、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的领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道滘教育的整体规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建更多优质学校,提升教育整体实力。2、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实行对教育投入的倾斜政策,确保“三个增长”,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完善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力争两三年内全面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信息化。3、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依法治校,加强民主、现代化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章办学,依法治校。4、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抓好教育科研工作,加快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大名校长、名教师的培养力度,打造教育品牌,创建名校,提高道滘教育的知名度。5、鼓励发展民办教育事业。继续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提高办学效益,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基础教育格局。多年来,我镇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通过加强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使我镇教育事业呈现了一派蓬勃发展的局面。